罗辑思维脱不花:投资papi酱是我们的耻辱

罗辑思维脱不花:投资papi酱是我们的耻辱

罗辑思维:决定做电商是因为我们太笨

作为罗辑思维的CEO脱不花后悔的不仅仅是投资,还有是做电商这件事情。

2014年7月18号罗辑思维做一件事事情,让有些人觉得罗辑思维是节操扫地,侮辱了读书人的斯文,这就是罗辑思维开始卖月饼了。虽然月饼一下卖了四万盒月饼,但是,罗辑思维得到了臭奸商的骂名。

而对于用户的不理解,当时罗辑思维的态度是,“你跟我的价值观是不一致的,这些用户我服务不了,不如好聚好散。”言外之意就是我不伺候你了。

虽然,用户反对,但是罗辑思维仍然从2014年的7月一直坚持到2015年年底,这期间罗辑思维成为一个以电商为主要驱动力的公司,是一个圈层性的,垂直、社群类的电商。

脱不花在演讲中对公司的这个战略进行了深入的反省,这种反省是从脱不花问罗胖问题开始:“我们是不是犯了个傻,这么辛苦地生产内容,用内容创造流量,有流量之后卖东西。虽然是内容公司,但是收入模型是纯电商的。如果这样的话,流量是可以买的,我们为什么要把老板逼死做内容来引流呢?这个问题在我们脑子里晃了很长时间,到底是只有做内容才能获取这样的优质流量,还是你笨不知道买流量?”

到底是做电商,还是内容创业公司!罗辑思维在做艰难的选择!

“我可以告诉大家大概不超过三个月,你会看到罗辑思维整个公司的组织形态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我们自己要亲手拆掉过去三年的时间已经累计下来的基础。因为我们终于摸到一个公司可以持续成长,持续积累的那个时间的盟友的门。存量是最大的敌人,只有增量才重要。只有在我们还有能力的时候,把那些存量甩掉,你才能持续地往前奔跑,让内容本身就是货,这是时代给我们的机会。”

罗辑思维下定决心回归到内容本身!

7月23日,罗振宇老师在自己的微博里转发了“脱不花”演讲的内容,附上的转发语是:我们最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创业两年,那些存量成果已经是我们继续前进的毒药?一旦想清楚,再疼也要割!

看来罗辑思维公司是上下同欲,公司决定自我颠覆,自我进化迭代,进行一次自我革命。

罗振宇老师一直说自己是个生意人,而生意人是什么赚钱就做什么。无论是做电商还是投资papi酱从生意的角度上来讲,都是极好的,罗辑思维团队也运营的极为成功。但是,罗辑思维团队抵抗住了巨大的利益诱惑,自我反省、自我颠覆,我们必须为罗辑思维团队点赞一万。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错误的道路上停止就是前进!欢迎罗辑思维归队,回归到内容产业本身。

种种迹象表明,罗辑思维公司似乎要把“得到”打造成为一个内容平台。我祝福它成功,但是,有一些善意的忠告。

有一个前提我们首先不要忘记,罗辑思维真正的发迹是借助于视频网站的优酷,图文平台的微信以及音频平台的喜马拉雅等实现的。现在,罗辑思维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平台,到底能走多远呢?

我觉得平台思维是不可取,任何一个平台的建立都是在一个“时代级”的风口出现才能实现,微信、喜马拉雅FM、掌阅等平台都是借助于移动互联网这个“时代级”风口来实现的。

现在移动互联网这个风口已经消失,想再造一个平台谈话容易。而如果“得到”仅仅是在微信的基础之上造一个二平台,那么,它愉快的杀死“罗辑思维”这样的网红就有些得不偿失!

但是,脱不花在演讲中提到的供应链,我倒觉得是一条出路。就在7月23 日我在迟忠波朋友圈里发表了“当有人还在学习互联网思维的时候,我已经进入供应链思维模式”,而此时脱不花正在混沌研习社讲台上做“罗辑思维趟出这样的路与坑”演讲。

“供应链思维”恐怕现在提的人也不多,懂的人更少,我在微信中提过了,供应链思维的核心就是“专注核心业务,整合全球资源,为我所用”。其实,苹果是供应链思维,波音是供应链思维、沃尔玛是供应链思维、华为也是供应链思维,这些公司因为供应链思维都已经是世界五百强的巨头。如果罗辑思维真能够把供应链思维运用到内容创业上,真是一次进化,一次跨时代的迭代升级,而割舍掉的投资和电商都不值得一提,显得那么无足轻重。

在外人看来,这两年罗辑思维的创业是何其成功。但人世间最苦的是长情,目标确定后,所有的、想得到的都会成为一场豪赌。 创业注定是一场孤独的修行,没有人能告诉你对于错,你唯一要忠于的是你的内心。不要急于给自己下结论是否已经成功,因为衡量成功的标准,财富和名声仅仅只是维度之一。无疑罗辑思维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两年的时间对于一个创业者何其宝贵,在这两年里,罗辑思维成为话题的中心。而你被人谈到的机会越多,你就越希望被人谈到。重新回归到内容本身,选择的其实是一条甘于寂寞的道路,这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当然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来源:投资界网站)

罗辑思维背后的女人脱不花,是如何18岁出任董事长?

今天借罗辑思维背后的女人脱不花,聊一个用户人群的问题:脱不花的履历很长,她是中国软实力研究中心创始合伙人、董事长;虎嗅等著名财经媒体专栏作者;中央电视台《李天田清晨观察》栏目支持人;曾担任北京仁慧特智业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清华大学总裁班、国研斯坦福等企业家继续教育机构客座教授;担任多家大企业决策顾问;当然现在她又是罗辑思维的联合创始人兼CEO了。

她17岁那年来到北京(高中没读完),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路,18岁就开始给企业家上课,21岁开始做董事长。

这么传奇的人生经历,除了自身的实力之外,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她入行时做的行业所面临的人群导致的结果。

因为脱不花做的是企业咨询,所以她面对的用户人群是企业家和高管,这些人能够给到她更多的反馈和机会。为什么想起说这个话题,源自于我昨天跟一个朋友聊职场上的困惑,他自认为在小圈子里非常有名气,但是当他想跳槽、想创业、想变现的时候,却没有什么支持和机会,并不是他不够好,可能就是用户人群的选择问题。

举一个例子,我因为工作的原因认识两个电台主持人,一个男生是浙江之声的主持人,其实浙江之声并不是流量非常大的电台,他主持的是一档关于创业类的节目,在创业最火那几年他访谈了不下上百位的创业者和投资人,之后离开了电台自己独立做了一个创业者的社群,每年每个社员的费用是3000多,他给他们组织一些社团内部的一些活动,帮他们对接一些投资人资源。今天我看他发朋友圈说已经成立一周年,刚刚搬到了东站那边的孵化器。

另外一位是交通91.8的主持人,其实交通91.8是电台里面算最知名最火爆的电台,那位女生也算当家小花旦吧,每天都会有两个小时的主持工作,跟大家插科打诨,讲很多好玩的笑话和段子,但是当她想发起一次众筹都非常的艰难,她的知名度肯定比刚才那个男主持人要高很多,但是那她的知名度没法在创业的时候给她做出支持,这是为什么呢?

我的理解是他们两个人可能在能力不相上下,甚至可能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那个女生是更有实力的,因为他能够进91.8。但是节目的形式的差异导致了他们的不同:一个是给大家讲笑话讲段子,一个是人脉和资源的深度链接,他们所产生的价值就非常的不同,这里面就是用户人群价值和连接深度的差异。

打个比方来讲,像有些公司,他的创业项目的面对大学生,比如二次元产品,有些面对的是中产家庭的妈妈,比如说母婴产品,这两类人群他们的变现能力和支持力度就会非常不一样的。大学生可能真的很喜欢这个项目,但是因为他们自己不挣钱,所以他们的支持可能只是一种情感上面的支持,没有办法让这个公司盈利,但是妈妈群体可能会很挑剔,很苛刻。但是她们消费能力非常的强,就可以养活好几好多公司。

从个人品牌角度来讲也是一样,怎么样去选择自己的用户人群?

像我刚才说的那个朋友,他的用户都是普通消费者。其实更多是一种情感联系,只是大家一起开心的吃吃喝喝,他们真想支持也就只能是帮你点个赞。但是像脱不花,她面对的都是相对比较高端的企业家,他们就可以给她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这些用户的势能更加强大,就能给你赋能。

脱不花采访柳传志

再举个例子,当时为什么得到APP推出《李翔商业内参》的时候可以得到这么多名人大佬的背书和推荐,就是因为李翔是专门做这种企业家的新闻采访的,如果换一个知名的社会新闻的记者,他的用户所能够提供的支持就非常有限了。

所以总结下来就是如何在选择商业模式、差异点和价值点之外,去更好的优化你的用户人群。并不是功利的说一定是大老板,或者说有钱人才是最好的,而是要去根据产品形态做一些匹配度更高的一些事情。(来源:个人品牌教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Xbox Series X|S Xbox One中文游戏国服与外服全汇总
365bet现场滚球

Xbox Series X|S Xbox One中文游戏国服与外服全汇总

📅 07-27 👁️ 2360
RNG的天才AD走A怪琪琪,为什么会变成次级联赛的笑话
beat365官方网站登录

RNG的天才AD走A怪琪琪,为什么会变成次级联赛的笑话

📅 08-09 👁️ 3411
探索购物乐趣:成都哪个旗舰店最好买
beat365官方网站登录

探索购物乐趣:成都哪个旗舰店最好买

📅 07-12 👁️ 3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