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麒麟者,瑞兽也,寓意吉祥,有感于斯,余挥笔斯赋。
辟邪赐福,瑞兽麒麟。夫麒麟者,狮头、鹿角,虎眼、麋身、龙鳞、牛尾、羊蹄,身具五彩,向称兽中之圣,居四灵,列五瑞,与龙虎为邻,同凤龟作侪,向为吉祥之兆。麒麟出没,但在人心。
至若麒麟与圣贤相伴以生,口吐玉书而为智慧,故麒麟送子,以为求子之神兽,得圣贤之思想,则光彩照人。孔子晚年闻西狩获麟而忧,就此绝笔而知乎者天。汉武大帝刘彻狩猎获麟而设麒麟阁,念十一功臣。如是者,足见其贵。夫子见人获麒麟而不识,叹息其道人不知,天降仁兽以为怪,身怀绝学而不施,是以同类而自悲。汉武帝获麟而不忘功臣,起高阁,尊儒术,不亦夫子仁道乎?是以嘉瑞。人云:眼见为实,未见为虚。麒麟者,不为真。如是乎?非也,麒麟如龙,世人皆未见,而以为祥瑞,何故?一心之所寄,图腾之所存。是以不见方为真。且夫麒麟如道,岂可居于形迹乎?庄子云:道在屎溺,以其不拘于物也。知麒麟者,不拘于麒麟,是以道真。
若乃麒麟有明王则生,故寓帝王之气象,是以尊贵。麒麟因圣贤明王而现世,可谓祥瑞。有趾角之利而不害人,可谓仁德。为兽圣而不炫,不怒而自威,可谓庄重。如是者,瑞兽也,仁兽也,足以辟邪而安心。
嗟乎,兽中有麒麟,人中有圣贤。人中麒麟,必德之秩秩,气之逮逮,才之渊渊,仁之浩浩。故曰:人为麒麟必仁德,一心浩气爱红尘。一心不仁,焉为君子?心无天下之仁,焉为人中麒麟?圣贤出,降麒麟。麒麟虽不见,祥瑞种人心。妙哉,日月涵养瑞气,一心便是麒麟。妙哉,麒麟如日月,朝夕可为邻。眼见旭日东升,希望与挑战同在,是以振奋。眼见明月浮来,黑夜与光明同在,是以怡神。如是者,日日可亲。
有感于斯,子麟先生挥笔斯赋,歌’麒麟’曰:
天下为公圣者出,麟之瑞兮子振振。
麟兮麟兮仁德在,吐书化育爱红尘。